國中部 114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一次段考 國文科試題〔範圍:課本L1-L3、自學選文一、語一、語二/論孟精華1-5則〕一、單一選擇題:(1-27題,每題3分,共71分)1.下列選項「」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,哪一組前後相同?(A)天乾物「ㄗㄠˋ」/心浮氣「ㄗㄠˋ」 (B)「ㄇㄛˋ」不關心/「ㄇㄛˋ」不作聲 (C)徇私舞「ㄅㄧˋ」/「ㄅㄧˋ」帚自珍 (D)「ㄘㄨㄟ」枯拉朽/無堅不「ㄘㄨㄟ」 2.下列各組「」中的字音,何者前後不相同? (A)「緝」捕歸案/修「葺」房屋 (B)「鸞」鳳和鳴/手腳痙「攣」 (C)「闔」家光臨/語言隔「閡」 (D)「悔」不當初/「誨」人不倦 3.下列「」中的字詞,哪一組字義前後相同? (A)「徵」收稅金/旁「徵」博引 (B)「荷」槍實彈/握鋤「荷」犁 (C)文章「概」要/英雄氣「概」 (D)「蠻」荒地帶/「蠻」橫無理 4.「娘(涼)什?!老子都不老子呀!」這句話中前後兩個「老子」的詞性與下列何者相同? (A)老師把比賽規則「清楚」地講了一遍,而整個流程也因此變得「清楚」明瞭 (B)生活的「改變」帶來挑戰,他也努力「改變」自己的心態以適應新生活 (C)孩子們在草地上「自由」地奔跑,享受著一種無拘無束的「自由」 (D)旅行帶給我們許多「美好」,而這些回憶在多年後依然能讓人覺得格外「美好」 5.<夏夜>裡運用了大量「擬人」修辭法,營造出活潑生動的意象。請問以下哪一個選項的句子並未使用擬人法? (A)春姑娘穿著彩衣,身披彩帶,帶著明媚的陽光、艷麗的花朵,翩翩舞到了人間 (B)恐懼像藤蔓,慢慢纏繞住心底最柔軟的地方,悄無聲息地蔓延至每一個角落 (C)被烈日晒到頻頻喘息的金色沙灘,渴望著海浪帶來的一絲涼意 (D)五十元硬幣掉在地上,無情地滾呀滾,滾進水溝裡,離我而去 6.下列選項中所表示的季節,何者與「夏夜」的季節相同? (A)千里黃雲白日曛,北風吹雁雪紛紛 (B)沾衣欲濕杏花雨,吹面不寒楊柳風 (C)草螢有耀終非火,荷露雖團豈是珠 (D)天階夜色涼如水,臥看牽牛織女星 7.下列哪些詞語使用的量詞是正確的? (甲)-「頓」毒打(乙)一「道」曙光(丙)一「彎」明月(丁)一「家」人家(戊)-「幅」眼鏡(己)一「枚」火箭 (A)甲丙丁己 (B)甲丙戊 (C)乙丁戊己 (D)甲乙己 8.下列「」中的成語,何者使用錯誤? (A)每當孩子生病時,媽媽總是守在床邊,輕聲安撫,細心餵藥,對孩子充滿了「孺慕之情」 (B)公司創辦人和合夥人原本同心經營,卻因分配股份問題而「同室操戈」,導致企業運作受影響 (C)這位青年接手祖父創辦的公司,不僅保住了傳統,也創新經營,真是「克紹箕裘」的典範 (D)沅樵雖然覺得計畫不可行,但為了不得罪同學,只好發表「違心之論」,心裡充滿矛盾不安 9.現代詩中的詠物詩,往往在詩中並不明確的提出主題,而是描述此物的特徵,藉此提示讀者從中找到答案。下列詩句所歌詠的對象,何者配對有誤? (A)一顆像人類的頭顱/但沒有思想/只有滿腔熱血/每逢炎夏/大地和人們一起喊/渴阿/我便拋頭顱/灑熱血---西瓜 (B)攀過來/附過去/處處都是春天/辦公桌上/我小聲的告訴你/這就是永遠不老的秘密---常春藤 (C)出了伊甸園/冉直的路/也走得曲折蜿蜒/偶爾也會停下來/昂首/對著無止盡的救贖之路/嗤嗤吐幾下舌頭---蛇 (D)透過了小小的牢獄之窗/終於,和被深深禁錮著的孿生的「我」相見了/縹緲而又憔悴的呀---電腦 10.言詞表面的意思和內心真正的意思相反,這種修辭稱為「倒反法」,下列何者?有使用倒反修辭技巧? (A)媽媽拿起愛的小手,對做錯事的弟弟,用力獎賞一番 (B)他居然將車子停到安全島上,駕駛技術真是高超 (C)樂透彩的號碼竟然被你猜中了,你真是太神了 (D)你真好意思!讓爸媽每天深夜等著你這個孝順的兒子回家 11.有關新詩的發展,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 (A)進行創作時要遵循固定形式和格律 (B)又名「近體詩」、「白話詩」、「自由詩」 (C)形式自由,內涵開放,意象經營重於修辭 (D)新詩需有節奏感,所以偶數句要押韻 12.「諧音雙關」是一種利用「同音字或音近字造成雙重意義」的修辭,例如:「風吹荷葉動,何夜不搖蓮。」句中的「搖蓮」二字兼有「遙憐」的意思。下列各選項,何者?有使用此手法? (A)2022年世足賽,美國隊屢屢敗北,真是「美況愈下」啊! (B)每年五月繳所得稅時,就會聽到大人直喊:「稅月不饒人」 (C)時序入冬,旅行社推出武陵農場「梅好時光」的賞梅行程 (D)導師提出打掃工作全由男生包辦的草案,結果「引起公憤」 13.小新上國文課非常認真抄寫筆記,不過他的筆記有點問題,請幫他找出以下何者內容抄寫有誤? (A)楊喚的童詩感情真誠豐富,充滿童心童趣,被譽為臺灣兒童文學的先驅 (B)胡適闡揚科學文明,鼓吹民主自由,並且提倡白話詩、文創作,他也創作了新詩,代表作為<嘗試集> (C)劉墉曾任新聞記者、大學駐校藝術家,他的寫作多以散文和新詩為主 (D)標點符號是文章裡用來分別句子休止或停頓的符號,能幫助讀者了解文意,避免造成誤會 14.關於《無心的錯誤>這篇文章的作者劉墉,以父親的角度,透過循循善誘的方式,導正孩子的錯誤觀念,讓人省思行為動機與法律責任間的關系。其寫作手法,下列何者正確? (A)第一段藉由新聞事件,開門見山地告訴讀者無心錯誤的定義 (B)透過連續使用問句而不說明定義的方法,留給讀者思考空間 (C)文中事例除了切身之例外,還包含了古今中外各個有名事件 (D)指出魯莽行事,易造成嚴重惡果,態度嚴肅,說教意味濃厚 15.標點符號的使用不僅能幫助斷句,也會影響句子的意思。同一句話依照標點符號的不同,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意思。下列哪一種標點符號的使用,表示「中華隊獲勝」? (A)日本隊!大敗中華隊,獲得冠軍! (B)日本隊大敗,中華隊獲得冠軍。 (C)日本隊大敗中華隊?獲得冠軍? (D)日本隊大敗!中華隊?獲得冠軍? 16.感官摹寫分為視覺、聽覺、味覺、嗅覺、觸覺。下列哪一句所運用的摹寫同於「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」? (A)清晨的田野裡瀰漫著濕潤的泥土味和稻草的清香,那氣息一湧上來,彷彿把人帶回到童年的夏天。 (B)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,嫩嫩的,綠綠的,園子裡、田野裡,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(C)風在樹梢間穿來穿去,沙沙作響,遠遠聽去,就像有人在低聲交談,帶著一種神秘的親切感。 (D)花茶在舌尖緩緩散開,先是微微的苦澀,隨後清香盈滿口腔,彷彿人生的滋味,在苦盡之後方能回甘。 17.下列針對《夏夜>詩句的意涵敘述,何者錯誤? 夏夜詩句 來了!來了! 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。 來了!來了! 從椰子樹梢上輕輕地爬下來了。 意涵 (A)以「來了!來了!」欣喜口吻表達對夏夜充滿期待。 (B)以「輕輕地」暗指夜風寂然無聲地從山坡上襲來。 (C)描寫天色漸暗的過程,由上至下、由遠而近慢慢暗下來。 (D)運用擬人動詞「爬」使夏夜的來臨,更具活潑調皮的意味。 18.下列關於<母親的教誨>一文,何者敘述錯誤? (A)「我母親管束我最嚴。她是慈母兼任嚴父。」採用第一人稱的口吻,回憶母親寬嚴兼施、恩威並濟的教育方式 (B)「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,打我一下。」可知母親重視人格教育,能拿捏懲罰尺度,保護胡適的自尊 (C)「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,有一夜她把我叫醒,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。」描寫母親一味相信偏方,思想迂腐的一面 (D)「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,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,如果我能寬恕人,體諒人-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。」由此可知,胡適認為自己在品德方面受母親的影響最大 19.下列各文句的標點符號,何者使用最恰當? (A)「一閃一閃亮晶晶!滿天都是小星星」,星空下的你會注意到哪顆星星呢?你知道北方天空:有一顆看起來幾乎維持不動的星星嗎? (B)顏正國想對大家說:「在我年少輕狂的時候,就像暴走族一樣,無法接受任何聲音,拳頭是我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。但我現在體悟到冷靜可能更好,什?事不一定要強出頭。想通了,自然有方法解決。」 (C)人生有無數個考試,你也應該立刻放下心裡的不安與不平、面對下一個戰鬥;而不是一直回頭怨嘆! (D)有一回,媽媽若有所思地說:「澎湖人可能是「來自絲瓜裡的人」,可能是這個原因,我們天生愛說故事? 20.青少年血氣方剛,缺少經驗,難免因衝動或思慮不周而犯錯。《無心的錯誤》一文中援引常見事例闡明「凡事三思而行」、「做錯事必須負責」的道理,作為生活指引。下列事例何者屬於「無心的錯誤」? (A)?木花道在名人的臉書上留下辱罵網友的文字 (B)流川楓打開暗戀的女生家的信箱,拿走她的信 (C)三井壽站在寵物店的櫥窗前面敲敲玻璃想要吸引貓咪的注意力 (D)赤木剛憲假裝自己是赤木晴子,發送訊息給暗戀的對象 21.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,能開拓我們的視野、培養思考力。閱讀時若能善用策略,提升學習效果,解決學習及生活上的問題。以下針對閱讀策略運用,請判斷何者有誤? (A)連續性文本:由文句、段落組成,用以敘事、抒情、說明或論述等的篇章。非連續性文本是以條列式文字或獨立表格、圖解、地圖、表單和照片等來呈現 (B)閱讀時,可先根據篇名從What?Why?How?等方面來自我提問,從文章中找尋答案。在每個段落,要留心重要訊息,歸納出作者想表達的重點 (C)讀完整篇文章後,歸納各段大意,進而統整出全文主旨。最後再想想,從這篇文章你得到什?啟發或省思 (D)在讀物類型的分類中,歷史與傳記是國中生很好入門的圖書類別,例如:世界通史、台灣通史、電學之父-法拉第的故事、哈利波特-死神的聖物 22.皮卡丘想翻看字典查閱「覬覦」一詞的音義,因不曉得「覬」字注音而只好利用部首索引,他所採取的步驟如下,下列何者錯誤? (A)步驟一:將「覬覦」的「覬」字拆成「豈」及「見」字兩個部分,並分析「覬」字是哪一個部首 (B)步驟二:在部首檢索頁找到「見」部在哪一頁 (C)步驟三:「覬」字共十七畫,在「見」部十七畫可找到「覬」字 (D)步驟四:在「覬」字的詞目找到「覬覦」一詞的音義 23.「酒醉駕車肇事的人是有心殺人嗎?偶爾試一次毒品,作為體驗生活方法的人是有心犯罪嗎?考試時受不住朋友請託而傳個紙條的是惡意犯規嗎?」作者在文中連用三個問句有其用意,下列選項何者不正確? (A)藉由三個連續問句讓兒子深思動機與行為結果間的關係 (B)提醒兒子無心而產生的不良行為,也會造成不好的後果 (C)告知兒子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的道理,凡事三思而行 (D)說明人們縱使沒有壞動機,但行為上的缺失也可能會犯罪 24.下列文句中驚嘆號的使用,何者為命令用法? (A)蜜蜂姊姊小心呀,可別飛到這裡來給我送蜜糖! (B)記住!年輕人,「無心」往往就是一種錯誤! (C)同學們!只管朝著目標前進吧! (D)記住!今天你必須完成它! 25.「夸父與日逐走,入日。渴,欲得飲,飲於河、渭,河、渭不足,北飲大澤。未至,道渴而死。棄其杖,化為鄧林。(山海經 海外北經)」有關此則傳說,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? (A)夸父追逐太陽,可能反映古人觀察到太陽運行快速,想像有人追趕太陽以解釋自然現象。 (B)夸父棄杖化為鄧林,象徵他死後仍與自然界產生連結,展現生命延續的象徵意義 (C)河、渭之水不足以解渴,夸父北飲大澤後成功解渴,象徵人類可以完全征服自然 (D)夸父追日的故事也可引申為「目標過於高遠或不切實際,可能難以達成」,提醒人們勇於追求但需量力而行 26.「齊宣王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。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,宣王說之,廩食以數百人。宣王死,湣王立。好一一聽之,處士逃。(韓非子 內儲說上)」在濫竽充數故事中,提醒為政者應如何? (A)疑人勿用,用人勿疑 (B)恩威並重,賞罰分明 (C)用人唯才,大公無私 (D)用心考察,剔除庸才 27.「我的學生經常不到學校/有的曠課/有的請假/他們不了解人生/我含淚要求他們/不准缺席/以便應付人生/他們不知道/艱困的人生/沒有請假單/天天都要/出席」(渡也 出席)本詩主要的涵義是什?? (A)抒發教師因學生上課態度不佳,感到失望的心情 (B)呼籲學校提高全勤獎勵,鼓勵學生爭取榮譽 (C)提醒學生要培養面對現實的勇氣,積極迎向人生 (D)告誡學生了解職場真相:老闆不會讓人隨意請假 一、單一選擇題:(28-32題,每題4分,共20分)*請依照下列5則<論語>原文,回答28∼32題(甲)子曰:「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」 (乙)子曰:「賜也,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?」 對曰:「然,非與?」 曰:「非也,予一以貫之。」 (丙)子曰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;三十而立;四十而不惑;五十而知天命;六十而耳順;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」 (丁)顏淵、季路侍。子曰:「盍各言爾志?」子路曰:「願車馬衣輕裘,與朋友共,敝之而無憾。」顏淵曰:「願無伐善,無施勞。」子路曰:「願聞子之志。」子曰:「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。」 (戊)子曰:「巧言、令色、足恭,左丘明恥之,丘亦恥之。匿怨而友其人,左丘明恥之,丘亦恥之。」 28.關於下列字詞的形音義,下列何者完全正確? (A)「盍」各言爾志:ㄏㄜˊ,何不 (B)巧言、令色、「足」恭:ㄐㄩˋ,適度 (C)願無「伐」善:ㄈㄚˊ,誇耀 (D)默而「識」之:ㄕˋ,理解 29.關於<論語>各則的內容,下面說明何者正確? (A)「何有於我哉?」、「一以貫之」、「盍各言爾志」皆為倒裝句法 (B)「願車馬衣輕裘,與朋友共,敝之而無憾。」可看出子路的慷慨、大方,有雅量 (C)知命之年是指一個人到了五十歲,對生命的了解更加透徹,便能完全順從別人的意見而不顯煩躁 (D)為學必須先努力強記,才能知其原理原則,將學習與道理連貫,融會了解、觸類旁通 30.下列有關各則<論語>的敘述,何者錯誤? (A)甲:孔子要求學生做到「默而識之、學而不厭、誨人不倦」才能突破困境,不斷成長、精進 (B)丙:孔子闡述自己從十五歲至七十歲進德修業的過程,強調不斷的學習,才能使自己在不同階段都有成長 (C)丁:「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」顯示孔子具有關懷他人的博愛胸襟 (D)戊:「巧言、令色、足恭」的行為是言行不一、虛偽不實,只會令人感到不齒 31. (A)巧言令色:說話動聽卻不實在,臉色諂媚只是為取悅他人 (B)匿怨而友其人:放下仇怨,饒恕他人,真心與人友好相處 (C)無伐善,無施勞:不誇耀自己的長處,不張揚自己的功勞 (D)一以貫之:用一個基本道理將所學的知識、道理貫通起來 32. (A)孔子說自己十歲時就有五次立志向學的經驗,所以三十歲便能成立事業 (B)四十而不惑:孔子自述到了四十歲時,對一切事理能通達而沒有疑惑 (C)孔子六十歲時,耳中聽到別人的言論,便可以分辨話語中的真假是非 (D)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:孔子自言七十歲時,能隨心所欲而不會超越法度的規範 二、題組(33-36題,33每題3分,34-36每題2分,共9分) (一)什?是微塑膠? 當我們把衣服丟進洗衣機,在洗滌的過程中,合成纖維會脫落釋出細小纖維,稱為微塑膠,就像化妝品中常見的柔珠一樣。 每洗一次衣服,數以萬計的微塑膠纖維便隨著污水進入下水道。微塑膠纖維有些堆積在海灘上,有些流入大海,污染停留數百年。 微塑膠不但容易成為浮游生物、魚類和海洋哺乳類的食物,隨食物鏈轉移,最後很可能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。依IUCN統計,35%的微塑膠污染來自合成纖維。 單就歐洲和中亞的數據推估,清洗衣服釋出的微塑膠纖維,等同每人每週往海洋丟棄54個塑膠袋。 但是人造纖維的使用極為廣泛,若完全停止使用合成纖維,就目前地球上的棉花及天然纖維產量而言,不可能滿足大量的製衣需求。因此淘汰合成纖維是不符合現實的作法。 所以我們應全盤重新思索我們製造衣物與看待衣物的方式,將產品壽命的耐穿性做為優先考量,而非大量生產拋棄式的衣服。並且讓產品經過多年穿著後,可以進入完整的回收系統中重新被利用。身為消費者,我們在微塑膠問題中扮演關鍵角色-一這一切可以從減少消費開始!若我們減少不必要的花費,便直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。當正確的消費意識在消費者心中發芽,剩下來的問題就簡單多了。 開始你的新消費生活並非難事。消費者購衣時往往買得快又多,但實際穿著的機率卻很低。根據綠色和平臺北辦公室的調查,臺灣人衣櫃裡有高達20%的衣服很少穿或是根本沒有穿過,有72%的人曾在衣櫃中發現吊牌未拆的衣服。我們的消費模式不是無法改變的,若放下新衣至上的想法,購衣前先回頭思索衣櫃裡現有的衣服,或者選擇購買二手衣、參加交換衣服的社群;或動手重新修補或是從舊衣中找到翻新靈感,都是很好的方式。 33.根據本文判斷,下列哪一則標語的含意與本文的主旨最為接近? (A)科技潮流,嶄新時尚 (B)樂極生悲,物極必反 (C)減去生活,加法人生 (D)環保滿分,時尚零分 34.由此篇文章可推知下列何者意涵? (A)我們所穿的衣服正在汙染著海洋 (B)時尚與環保一直處於對立的兩端 (C)從舊衣服裡可以尋回過往時尚風采 (D)歐亞地區已以創新科技著手解決微塑膠問題 (二) 週末下午,我關著房門,全神貫注撰寫下星期課程的演講稿。我需要安靜,房間中只有指尖在鍵盤上的按擊聲。這時背後傳來一陣敲門聲,老婆開門詢問:「要不要和孩子一起吃點心?」我的思緒突被打斷,有點不耐煩地回:「沒看我在忙嗎?不用!」老婆用力關上門。我突然察覺不太對,有點內疚:好像不該用那樣的語氣吧? 此時,我想起童年時的父親。在所有我認識的人之中,我父親無疑是最多才多藝,同時又是最努力的一個,對這位成功作家、大藝術家而言,一切事物都可以為了工作退讓捨棄。這?多年,從來沒看過他玩樂或休息。我敬佩他,但也曾望著他的背影,暗自發誓:「我絕不成為這樣的父親。」 平常,我很有意識地告訴自己,我不能讓孩子在威權式的父子關係下成長。因此,我很刻意地避免對小孩嚴厲,也希望好好陪伴孩子。但事實上,我沒有將太多時間分配給小孩。每天和孩子講的話不外乎「作業寫完了沒? 考試要念的書都念完了嗎?」雖然我不嚴厲,卻也不夠關心。當我在工作時,我需要百分之百的安靜與專注。任何人都不准來打擾。我爸曾對我說:「男人工作起來,就是要六親不認。」我從不認同這句話,但我的工作模式卻正是如此。 「跟你出門就像帶一個行李一樣,毫無貢獻。」在旅途中,看著坐在車上回覆工作訊息的我,老婆忿忿地丟下這句話。聽到這句話,我痛苦地發現到:「我不正是自己不想成為的那種父親嗎?」恐怕,當我的孩子看著我,也會看到我父親那般工作狂的背影。 我意識到,我也應該要擔起維繫家庭關係的責任,我希望全家可以一起完成一件有一點難度與挑戰性,甚至是仰賴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的事情,例如騎單車環島。為了早日成功騎單車環島,我們趁著週末好天氣,帶兩個孩子到河濱公園練習騎腳踏車。在河濱公園騎單車時,我聽見孩子自在與快樂的嬉笑聲,歡快情緒感染了全家人,讓我壓力全消。 徐徐微風吹拂,潺潺溪水流淌,柔柔芒葦輕搖。騎著腳踏車,兒子突然說:「有一種幸福的感覺!」身為父親,這種簡單的幸福感,我會永遠記得。 (改寫自劉軒《超男進化論》) 35.劉軒對於自己的父親角色的期許可以用哪句話來表現? (A)父親像座山,要親近山,得花上許多心力 (B)遵循上一代的教養方式,對孩子嚴格管教 (C)花時間維繫家庭關係,享受單純的幸福 (D)對孩子的事情事必躬親,掌握孩子所有的事情 36.從文章中來看,在工作態度上,劉墉帶給劉軒的影響是什?? (A)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為了工作而退讓、捨棄 (B)工作起來需要百分之百的安?與專注 (C)出門旅遊時也要一邊回覆工作的訊息 (D)能夠兼顧作家及大藝術家的工作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