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年級上學期生物科 第一次段考重點(翰林版)
Posted by Romeo on Sep. 30, 2025

第一章:認識生物與科學探究
1-1 生物的特徵
生物具有以下七大特徵(考試常考):
特徵 說明 舉例
生長 體積變大、細胞數增加 小貓長成大貓
發育 結構與功能趨於完整 蛹變成蝴蝶
刺激反應 對環境刺激有反應 向日葵向光、縮頭烏龜
生殖 繁衍後代 鳥下蛋、生小孩
呼吸作用 釋放能量 人體吸氧氣、吐二氧化碳
獲取並利用能量 吃東西、行光合作用 牛吃草、植物光合作用
排泄 排出代謝廢物 人尿尿、植物排水氣

常考題型:請問以下哪一項不是生物特徵?請舉出生物與非生物的差異。

1-2 認識生物與非生物
  • 生物:有生命現象,具上述七大特徵(例如:貓、植物、細菌)
  • 非生物:無生命現象(例如:水、空氣、石頭)
  • 曾經是生物的非生物:木頭、骨頭、標本

1-3 生物的多樣性與分類
  • 分類依據:外形、構造、生活方式
  • 五大類群(翰林重點):
分類 例子 特徵
動物 狗、鳥、魚 具感覺器官、能運動、異營
植物 草、樹 行光合作用、自營
真菌 香菇、酵母菌 異營、無葉綠體
原生生物 草履蟲、水綿 多樣,單細胞或多細胞
原核生物 大腸桿菌、乳酸菌 無細胞核,體型最小

1-4 科學探究的步驟(實驗單元)
  • 1. 觀察與提出問題
  • 2. 作出假設
  • 3. 設計實驗
  • 4. 蒐集資料
  • 5. 分析結果
  • 6. 得出結論
  • 7. 發表與討論
通常會考你:哪一個步驟是「分析資料得出結論」?或請你排列正確步驟順序。

第二章:生物與環境
2-1 生物與環境的關係
  • 生物因子: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
  • 非生物因子:光、水、空氣、溫度、土壤
  • 生物與環境互相影響,例如植物需要光和水才能生長

2-2 生物的適應
  • 生物會適應環境生存
  • 適應方式:
    • 構造適應:仙人掌有針狀葉(減少水分蒸散)
    • 行為適應:候鳥遷徙、變色龍變色
    • 生理適應:熊冬眠

  • 2-3 生態系的組成
  • 生態系 = 生物成分 + 非生物成分
  • 成分 說明 例子
    生產者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綠色植物、藻類
    消費者 以其他生物為食 人、狗、獅子
    分解者 分解動植物遺體與排泄物 細菌、真菌

    題型整理(常見考法)
    題型 說明
    1 判斷題 哪些是生物?
    哪些是非生物?
    2 單選題 生物特徵的例子
    誰是消費者?
    3 配合題 生態系角色配對
    生物分類配對
    4 圖表題 根據食物鏈
    生態系圖作答
    5 實驗題 分析探究步驟
    找出變因(操縱、控制、反應變因)

    小提醒
    • 科學探究一定會考,記住探究的步驟與變因分析!
    • 生態系的能量流向、各角色功能要清楚
    • 生物分類表可以畫成圖表幫助記憶
    • 觀念題和生活應用題比例逐年增加,要理解不是死背